【資料來源轉貼自】:2008/11/5經濟【未上市股票】

國際原料行情有觸底跡象,加上中油11月乙烯供料價可望進一步降價,國內下游各石化廠開始動起來。包括台灣苯乙烯、台灣聚合公司及華夏塑膠旗下的台灣氯乙烯廠,最近相繼恢復操作,啟動相關生產線,一掃先前停產陰霾。

據了解,國際原油從歷史高點急速下滑,帶動石化基本、中間原料價格跟著暴跌,為避免虧損擴大,下游各石化廠紛紛以歲修等理由,陸續關閉各生產線操作,採取「停、聽、看」的策略應變。

由於中油可望進一步調降11月份乙烯供料價格,加上原油價格出現止穩跡象,行情底部似乎已現,下游相關石化廠也開始重起爐灶。

台聚集團旗下生產聚乙烯(PE)的台灣聚合公司,一條日產400公噸的產線歷過歲修、停產後,日前重新加入操作行列,並已向中油提料,現正逐步提高產量。

而生產聚氯乙烯(PVC)華夏塑膠轉投資的台灣氯乙烯公司,也在前天啟動旗下一條年產34萬公噸氯乙烯(VCM)生產線。據了解,這條產線已停工近一個月。

另外,生產苯乙烯(SM)的台灣苯乙烯公司,旗下有兩條年產13萬、20萬公噸的生產線,昨(4)日正式恢復運轉,13萬公噸的生產線加入。台苯將密切觀察市場變化,進一步加碼啟動另一條產線。

石化廠主管指出,目前恢復生產線運作基本上有兩個考量,首先是預估中油11月份對下游各石化廠的乙烯供料價格,應會在每公噸600美元至650美元,這個價位可望比上個月價格下降逾三成。以此一成本該算,即使衍生物產品不賺錢,但至少不會虧太多。另外,也必須執行對中油的提料合約,以及對下游客戶的供料合約。


查詢所有有關未上市股票的問題,請來電詢問最快速,非相關業務請勿來電,感謝您!本站所轉貼資料均來自各網站媒體及公開資訊觀測站公開查詢資料,並為各該各網站媒體及公司註冊所有,若造成不便之處,敬請具名並附上聯絡方式Email通知網站管理員改善處理,謝謝!本站內容僅供參考,如與主管機關資料相左,以主管機關資料為準,若投資人以此為買賣依據,需自負盈虧之責。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[标签:tel]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gg1314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